2022浙江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571-573)
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的是考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有文科也有理科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部分。从2015年开始,浙江省考行测试卷在以往分类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套C卷。三套试卷满分均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题目分布比例差别不大。以往浙江省行测总题量基本稳定为120道左右,2018年开始骤增为140道,2019年稍稍回落至130道,2020年受疫情影响仅有100道题,2021年又重新恢复130道题。下面,小编整理了近六年浙江省考行测A、B卷(C卷暂缺)的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
2017—2021年浙江省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统计表
题型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
常识判断 | 20 | 20 | 15 | 15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30 | 30 | 25 | 25 | 35 | 35 | 35 | 35 | 30 | 25 | |
数量关系 | 数字推理 | 5 | 5 | 5 | 10 | 5 | 10 | 10 | 5 | 5 | 10 |
数学运算 | 20 | 20 | 15 | 10 | 20 | 15 | 15 | 20 | 15 | 15 | |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 10 | 10 | 5 | 5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定义判断 | 10 | 7 | 5 | 5 | 7 | 7 | 10 | 10 | 10 | 8 | |
类比推理 | 10 | 8 | 5 | 5 | 8 | 8 | 10 | 10 | 10 | 7 | |
逻辑判断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资料分析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20 | 20 | 15 | 15 | |
合计 | 130 | 125 | 100 | 100 | 130 | 130 | 140 | 140 | 125 | 120 |
考试时间120分钟,130道考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一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浙江省考试卷整体命制难度有所降低,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历次浙江公务员考试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下面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1.毫无疑问,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当今社会颇具影响力的人群之一。借助大众传媒的影响,主持人成为公众人物。他们的角色因此不同于普通人,而是集社会角色、媒介角色及个人角色于一体的特殊角色。选择了这一职业,不仅仅意味着选择了鲜花和掌声,财富和荣耀,更意味着选择了媒体和社会必然赋予他们的责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主持人具备特殊的影响力
B.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发挥着特殊的社会作用
C.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持人所应肩负的责任
D.主持人应借助传媒的影响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2.在去年发表的这份报告中,研究者进行两项主要实验。第一项实验要求受试者将照片中的人区分为三类:可信赖、中性、不可信赖。研究者发现老年人与年轻人都可以成功地指认出可信赖与中性的人,但对于那些看来不可信赖的人,老年人对于种种可疑的线索却显得较不敏感,也更容易将其视为可信任与可亲近的。第二项实验则进一步要求受试者评估照片中人的可信度,并同时接受脑部的扫瞄。当年轻人看到某张不可信赖的照片时,其前脑岛区域出现明显的活动迹象,而脑中的这个部分一般认为就是所谓“直觉”的来源,可协助我们诠释他人的可信程度与评估社会情境中的潜在风险或利益。有趣的是,当某张不可信赖的照片呈现在眼前,相同的脑部区域在老年人身上却未见任何反应。
根据文段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容易将不可信赖的人错判为中性和可信赖的人
B.前脑岛区域是“直觉”的来源,是判断他人可信与否的重要依据
C.两项实验的结果表明,老年人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都难以判断谁是好人
D.当面对潜在风险的时候,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
3.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B.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C.“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D.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的主体是在谈节目主持人,先描述了主持人角色的特殊性。后面用一个递进复句强调选择这一职业意味着选择媒体及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所以可以引申得出是主持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被赋予的社会责任。C项正确。
A项“特殊的影响力”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材料并不是在说主持人发挥的社会作用是什么,所以B不选;D选项是主观臆断。材料只提到了主持人被赋予了“责任”,并没有说主持人要如何扩大社会影响力。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文中指出“老年人对于种种可疑的线索却显得较不敏感,也更容易将其视为可信任与可亲近的”,A项偷换概念,将“可信任和可亲近”偷换成“中性和可信赖”,故A项错误;文中只是提到“其前脑岛区域出现明显的活动迹象,而脑中的这个部分一般认为就是所谓‘直觉’的来源”,并没有说前脑岛区域是判断他人可信与否的重要依据,B项属于曲解文意,排除;文段中并没有从两项实验的结果得到C项所表达的结论,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因此,本题选D。
3.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A选项中 “获诺贝尔的作品”范围太广,不能得出大多曲高和寡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文段中指出“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明确提到这不能说明读者无知,所以C项错误;D选项国内读者对诺贝尔获奖作品了解较少无法从文段中找到论据,同时也与现实不符,故D选项错误。从文段中“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可知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故正确答案为B。
题没刷够?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