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445-447)
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的是考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有文科也有理科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部分。从2015年开始,浙江省考行测试卷在以往分类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套C卷。三套试卷满分均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题目分布比例差别不大。以往浙江省行测总题量基本稳定为120道左右,2018年开始骤增为140道,2019年稍稍回落至130道,2020年受疫情影响仅有100道题,2021年又重新恢复130道题。下面,小编整理了近六年浙江省考行测A、B卷(C卷暂缺)的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
2017—2021年浙江省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统计表
题型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A卷 | B卷 | ||
常识判断 | 20 | 20 | 15 | 15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30 | 30 | 25 | 25 | 35 | 35 | 35 | 35 | 30 | 25 | |
数量关系 | 数字推理 | 5 | 5 | 5 | 10 | 5 | 10 | 10 | 5 | 5 | 10 |
数学运算 | 20 | 20 | 15 | 10 | 20 | 15 | 15 | 20 | 15 | 15 | |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 10 | 10 | 5 | 5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定义判断 | 10 | 7 | 5 | 5 | 7 | 7 | 10 | 10 | 10 | 8 | |
类比推理 | 10 | 8 | 5 | 5 | 8 | 8 | 10 | 10 | 10 | 7 | |
逻辑判断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资料分析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20 | 20 | 15 | 15 | |
合计 | 130 | 125 | 100 | 100 | 130 | 130 | 140 | 140 | 125 | 120 |
考试时间120分钟,130道考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一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浙江省考试卷整体命制难度有所降低,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历次浙江公务员考试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下面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1.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
A.自我结构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
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
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
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
2.“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驱动。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即时接收名人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名人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
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 )。
A.使用微博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可直接获得“粉丝”客体的信息
C.“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使用微博,以此来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D.“微博粉丝”通过关注名人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与名人直接交流,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3.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写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
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
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注意文段关键词“同时”,这表明儿童“表达复杂的社会自我”和“儿童调整自己的行为”是两个并列、独立的意思表达。而C项“使”的意思,把“区分外部、内部能里增强”当做导致“自我结构趋向稳定”的原因,事实上这二者并无因果关系,与文意相悖。故正确答案选C。
2.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了“微博粉丝”兴起的原因,接下来讲述了与传统的“粉丝”群体相比“微博粉丝”群体具有的优点,并指出“粉丝”通过关注名人微博,接收明星发布的信息以及评论名人微博,可以得到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A、B、D三项内容均在文段中有所体现。文段中提到“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并没有暗示“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使用微博,以此来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故本题选择C。
3.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观点,即无序的个体行为中存在着群体协作,接着用冒号进行了举例方面的解释说明,最后重新点题,并指出“协作”是个体行为的“无意结果”。材料属于“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评价”的“总分总”结构,主要想要表达观点也就是“总”的部分,即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无意的、自然体现的结果。所以D项正确。
AB不是材料想表达的主要内容;C项只说群体协作的重要性,并没有突出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的“无意结果”这一重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D。
题没刷够?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