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公考申论指导:申论巧用总括句
根据《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申论是浙江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浙江公务员考试网(www.zjgwyw.org)特总结一系列201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类文章供考生参考,帮助考生进行申论备考。本期主题:
总括句,顾名思义,就是对材料内容整体概括的句子。在申论考试的部分题型中,总括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归纳概括类、分析类题型中,其作用就如同一列火车的车头,牵引着作答的方向。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总括句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采分点,写好准确而精炼的总括句,是申论作答中破题得分的重要亮点。
总括句是材料内容的缩影,其句式一般为:“该材料反映了……问题”,“该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比如从整个材料的角度来看,2011年国考副省级以上材料可总括为: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问题;2010年浙江省考材料可总括为:资源能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等等。总括句应尽量凸显出概括的高度,最好能抓住问题本质,争取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提纲挈领,起到总领的作用。从分值上看,情况不一,有的总括句可能不占分值,而有的则可能会占到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占分值的总括句并不意味着其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占有分值的其重要程度自不必说。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深化理解。
方法一:一言蔽题,揭示本质
2011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申论第一题第2问,“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通过阅读材料5,我们可以判断出王景治理黄河有其独到之处,而这些独到的做法再加上一部分客观因素,正是使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作答中,逐条一一罗列出其具体做法、存在的客观因素,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的答案却很难得到高分,因为其缺少了必要的统领,漏掉了一言蔽题的灵魂之笔,即总括句:主要原因是王景治黄举措顺应了黄河的规律。这一总括句看似平常无奇,实际上,它却是作答的精深处所在,不仅揭示了事件的本质,更是贴合住了材料主题所指的方向,即尊重黄河自身发展的规律。毋庸置疑,这里的总括句是占有分值的。
方法二:单刀直入,据问而答
2010年浙江省申论第二题,资料四下划线句子提到“遭遇到一个两难的境地”(根据材料四、五、六进行分析)。1. 指出其中矛盾做简要分析。( 20分)
通过对材料4、5、6的解读,可以看出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低碳经济已被提上日程,另一方面浙江省经济结构不合理及经济发展趋势给节能减排造成巨大压力。这里总括句的存在就十分必要,因为题目中作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其中矛盾”,因此作答就需首先进行总括,即:矛盾存在于浙江经济发展的模式、现状与节能减排的要求之间。完成这一总括后,再分两条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显然,这里的总括句也是占有分值的。
方法三:化零为整,纲举目张
2011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申论第一题第1问,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已经是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
这里可用的总括句是: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上。继而顺此开来,具体而论。从题目的要求来看,这一总括句的存在并非必需,但就作答的完善性来讲,却又必不可少。因为其起到了一个总领的作用,可以使答案的方向更为明确,把较为零散的条目整合统一,用更加有力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它可以让阅卷人更容易把握住你的意向,便于阅卷人把握答案要点,避免答案流于泛泛,要点淹没在句中造成漏读和失分。当然,这里的总括句是不占分值的。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一份优秀的答案同样也需要一句点睛之笔来统摄全篇。总括句不仅仅是作答的亮点,其往往也是作答所必需的得分点,是所有申论考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概括、分析题中的基础性知识。不管申论考试中有无类似“概括资料内容,提出答案要点”的具体题目,在每一道试题的作答中都一样需要把握“总括句”的撰写,每位考生要能把握住这一点,就一定能让总括句成为自己的撑竿,跃向更高的分数!
申论巧用总括句
人不可无脑,匹夫不可无志,三军不可无帅——申论作答,无论概括、分析、拟制对策,还是长短作文,每一层答案、每一个分论点都不可没有总括句的统领。总括句既是总体观点的体现,又是对应“结构化评分标准”的结构化答案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答案失分就失在缺少总括句,很多答案之所以得分高正在于总括句不仅准确而且精炼。下面是专家经过多年来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积累,总结出来的作答技巧,希望帮助考生能学会巧用总括句,让自己的申论作答有条不紊,拿得高分。总括句,顾名思义,就是对材料内容整体概括的句子。在申论考试的部分题型中,总括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一些归纳概括类、分析类题型中,其作用就如同一列火车的车头,牵引着作答的方向。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总括句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采分点,写好准确而精炼的总括句,是申论作答中破题得分的重要亮点。
总括句是材料内容的缩影,其句式一般为:“该材料反映了……问题”,“该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比如从整个材料的角度来看,2011年国考副省级以上材料可总括为: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问题;2010年浙江省考材料可总括为:资源能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等等。总括句应尽量凸显出概括的高度,最好能抓住问题本质,争取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提纲挈领,起到总领的作用。从分值上看,情况不一,有的总括句可能不占分值,而有的则可能会占到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占分值的总括句并不意味着其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占有分值的其重要程度自不必说。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深化理解。
方法一:一言蔽题,揭示本质
2011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申论第一题第2问,“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通过阅读材料5,我们可以判断出王景治理黄河有其独到之处,而这些独到的做法再加上一部分客观因素,正是使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作答中,逐条一一罗列出其具体做法、存在的客观因素,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的答案却很难得到高分,因为其缺少了必要的统领,漏掉了一言蔽题的灵魂之笔,即总括句:主要原因是王景治黄举措顺应了黄河的规律。这一总括句看似平常无奇,实际上,它却是作答的精深处所在,不仅揭示了事件的本质,更是贴合住了材料主题所指的方向,即尊重黄河自身发展的规律。毋庸置疑,这里的总括句是占有分值的。
方法二:单刀直入,据问而答
2010年浙江省申论第二题,资料四下划线句子提到“遭遇到一个两难的境地”(根据材料四、五、六进行分析)。1. 指出其中矛盾做简要分析。( 20分)
通过对材料4、5、6的解读,可以看出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低碳经济已被提上日程,另一方面浙江省经济结构不合理及经济发展趋势给节能减排造成巨大压力。这里总括句的存在就十分必要,因为题目中作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其中矛盾”,因此作答就需首先进行总括,即:矛盾存在于浙江经济发展的模式、现状与节能减排的要求之间。完成这一总括后,再分两条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显然,这里的总括句也是占有分值的。
方法三:化零为整,纲举目张
2011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申论第一题第1问,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已经是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
这里可用的总括句是: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上。继而顺此开来,具体而论。从题目的要求来看,这一总括句的存在并非必需,但就作答的完善性来讲,却又必不可少。因为其起到了一个总领的作用,可以使答案的方向更为明确,把较为零散的条目整合统一,用更加有力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它可以让阅卷人更容易把握住你的意向,便于阅卷人把握答案要点,避免答案流于泛泛,要点淹没在句中造成漏读和失分。当然,这里的总括句是不占分值的。
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一份优秀的答案同样也需要一句点睛之笔来统摄全篇。总括句不仅仅是作答的亮点,其往往也是作答所必需的得分点,是所有申论考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概括、分析题中的基础性知识。不管申论考试中有无类似“概括资料内容,提出答案要点”的具体题目,在每一道试题的作答中都一样需要把握“总括句”的撰写,每位考生要能把握住这一点,就一定能让总括句成为自己的撑竿,跃向更高的分数!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