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高分技巧(3)
第三节 综合分析题高分技巧
一、综合分析题概述及常见问题(一)综合分析题概述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把事物视为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对各部分和各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把有内在联系的要素归结起来,从整体上真正认识客观事物。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通过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判断考生思维是否敏锐、严密,能否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事物,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出问题的症结,较好地完成工作。正因为如此,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对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测试不单单停留在分析问题寻找原因上,往往还伴随着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内容可以说是一篇小型的申论。
(二)常见问题
1.事实不清:对热点事实不了解
考生对于热点事实不清主要体现在:不知事件的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不熟悉相关政策、不清楚相关背景。例如2010年3月2日中央部委面试时考查过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如果不了解这一政策,则无法作答。
2.方法不明:对分析方法掌握不科学
在面试考场中,不少考生在明晰热点事实的情况下,常常因为分析方法不当而表现不佳。考生常常因为孤立、局部、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导致答题有失偏颇,得分不高。例如,2010年3月2日中央部委面试题中的“古有孟母择邻而居,今有孟母为子择校而居,谈你的看法。”许多考生只会谈到择校问题,而忽视背后的辩证分析。
3.观点不当:观点偏激
在面试考场中,考生因为社会阅历不足,在观点上常常会栽大跟头。主要体现在:一,观点偏激,有点愤青的感觉,这主要发生在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上;二,观点剑走偏锋、与主流观点存在重大偏差,这主要发生在存在争议的热点试题中;三,观点错误,不能有效反映试题本身的主旨,这主要是对热点本身的错误理解、反方向理解导致的,常常出现在一些难度较大、存在不少陷阱的试题中。
4.素材不足:无话可说
素材就是答题的血肉,没有血肉做支撑的答案是难有亮点的。考生往往苦恼于无话可说,没有名言警句铺垫,没有鲜明事例论证,没有规范语言支撑,甚至无法寻找合适的语言组织答案。这些都是考生缺乏素材的表现。特别是在作答观点理解类、漫画类试题时,素材显得更为重要。
5.内功不深:缺乏理论基础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内功不够深厚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内功不深造成问题看得不透、谈得不深,始终做表面文章。考查考生内功的综合分析题主要集中在社会热点类、观点理解类、政策理解类试题中。
二、两大思维助解综合分析题
(一)辩证思维
从综合分析题目考查的重点和意图来看,主要是看考生能否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全面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因此,辩证思维是作答综合分析题目的最重要思维。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辩证法强调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看事物的主要方面,看主流。
(二)发散思维
从综合分析题的评分来看,还是坚持多踩点多给分的方法。因此,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视点地看问题,多多益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一样,答题的思路不一样,这就是个性化解读;突出了自己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就是胜出的砝码。
推荐阅读:
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高分技巧(2)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