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申论指导:申论考卷的四大误区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申论考试也是这样。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被它抛弃,不管你是天才还是英雄。2011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进入备考阶段,浙江公务员考试网为浙江考生准备一系列申论指导帮助考生复习。
申论答题必须从给定的材料中,经过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而得出答案的要点。
这是最基本的,因为浙江公务员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每年的考试大纲都有这样的话,2008年、2009年还会有这句话。例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材料通常涉及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每年申论试卷起首的注意事项也指明了“请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请考生参阅历年真题)但是,我在阅卷现场看到有不少考生,却不是按照材料来答题。这是导致考生成绩差的头号杀手!很多有才华的考生就是因为此点而“出师未捷”。有的根据自己背诵的国家文件来答题,有的根据报纸杂志上的观点来答题,有的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答题,还有的纯粹根据自己的感情喜好来答题,这样做都会导致跑题。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完以后,某校有一位女博士,申论只考了45分,她向我咨询,评卷标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她那么优秀的答卷,却只能得45分呢?我问她何以见得她的答卷就是优秀的答卷呢?当年的国家一号文件就是讲三农问题的,而这一年的考题也正是考农村农民问题的,因此她根据自己对国家政策的良好理解而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地答完了试卷。我要她把答案默写出来,我看过以后,感觉确实是有很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她的答卷也确实只能得45分,因为我们设计的题目,固然不会和国家的时政方针,理论政策相冲突,但是国家的理论政策是针对宏观的全国情况的,而我们的材料是选取一些具体的案例,有它自己的特殊点,因此完全按照国家理论来答题,必然疏忽了材料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因此不可能得高分。这是一种错误的答题倾向:根据自己背诵的国家时政方针来答题。
还有的根据新闻舆论来答题。申论每年都会根据时政热点问题来出题,这些时政热点在报纸杂志上会有相当的报道,有些考生作了有心人,把这些文章背下来,上了考场就按这些文章的观点来答题。但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的采写角度怎么可能会和申论考题完全一致呢?不按考试材料却按新闻舆论来答题,必然导致答题偏差。我们不反对多了解时政背景知识,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它们绝对不是现成的答案!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我在广东遇到一位报社的记者,他的申论成绩只有37分,也非常怀疑我们在阅卷的时候“草菅人命”。我问他,怎么能说我们在阅卷时“草菅人命”呢?他说这一年考突发公共事件问题,而他作为一名报社记者,采写和阅读了不少关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文章,所以上到考场,看到考题竟然是他熟悉的突发事件问题时,感到非常高兴,以至于材料都不去仔细读完,就根据自己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轻松写完了答卷。结果只有37分。难道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吗?不是,但是新闻媒体所报道的那些事情,一定和给定材料所选取的具体案例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答题,就更不对了,广东公务员考试有一年考垃圾短信问题。有一位女硕士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垃圾短信问题的,因此她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答题,心想今年的运气真是好啊,一定能考一个最高分,因为她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最专业的。可是最后的成绩,居然只有46分!我们在设计考题的时候,要规避专业知识的影响,因为我们是面向不同专业的考生来考试的。如果今年考一个题目只有理工科的学生能回答,明年再考一个题目只有医学专业的考生能回答,后年再考一个题目只有学历史的才能回答,那我们的考试还有公平、公正、广泛性可言吗?所以根据专业知识来答题也是不对的。
还有少部分的考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感情喜好来答题。我们每一年的考题都是选取具体的时事政治问题,这些问题没能处理完好,要求考生来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有的考生,却在答卷上表达他对这些问题的愤慨,以显示他的爱憎感情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腐败官僚等问题的愤恨,就是不去正确地分析材料所给出的问题,也不能给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只是自顾自地在那里述说政府的失误。这种答案的方向肯定是错误的,我们是要通过考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分析和解决,来测查考生是否具有从政的能力。只会发泄自己的愤慨,批评他人的不是,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因此,务必记住并严格遵循申论考试答题的要求:根据材料来答题!对给定材料进行仔细准确地分析、概括、提炼、加工以得到答案。那么如何从材料中得到试题的答案呢?首先要阅读好材料,而阅读材料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推荐阅读:
2011年浙江公务员申论写作技巧指导
申论答题必须从给定的材料中,经过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而得出答案的要点。
这是最基本的,因为浙江公务员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每年的考试大纲都有这样的话,2008年、2009年还会有这句话。例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材料通常涉及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每年申论试卷起首的注意事项也指明了“请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请考生参阅历年真题)但是,我在阅卷现场看到有不少考生,却不是按照材料来答题。这是导致考生成绩差的头号杀手!很多有才华的考生就是因为此点而“出师未捷”。有的根据自己背诵的国家文件来答题,有的根据报纸杂志上的观点来答题,有的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答题,还有的纯粹根据自己的感情喜好来答题,这样做都会导致跑题。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完以后,某校有一位女博士,申论只考了45分,她向我咨询,评卷标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她那么优秀的答卷,却只能得45分呢?我问她何以见得她的答卷就是优秀的答卷呢?当年的国家一号文件就是讲三农问题的,而这一年的考题也正是考农村农民问题的,因此她根据自己对国家政策的良好理解而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地答完了试卷。我要她把答案默写出来,我看过以后,感觉确实是有很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她的答卷也确实只能得45分,因为我们设计的题目,固然不会和国家的时政方针,理论政策相冲突,但是国家的理论政策是针对宏观的全国情况的,而我们的材料是选取一些具体的案例,有它自己的特殊点,因此完全按照国家理论来答题,必然疏忽了材料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因此不可能得高分。这是一种错误的答题倾向:根据自己背诵的国家时政方针来答题。
还有的根据新闻舆论来答题。申论每年都会根据时政热点问题来出题,这些时政热点在报纸杂志上会有相当的报道,有些考生作了有心人,把这些文章背下来,上了考场就按这些文章的观点来答题。但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的采写角度怎么可能会和申论考题完全一致呢?不按考试材料却按新闻舆论来答题,必然导致答题偏差。我们不反对多了解时政背景知识,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它们绝对不是现成的答案!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我在广东遇到一位报社的记者,他的申论成绩只有37分,也非常怀疑我们在阅卷的时候“草菅人命”。我问他,怎么能说我们在阅卷时“草菅人命”呢?他说这一年考突发公共事件问题,而他作为一名报社记者,采写和阅读了不少关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文章,所以上到考场,看到考题竟然是他熟悉的突发事件问题时,感到非常高兴,以至于材料都不去仔细读完,就根据自己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轻松写完了答卷。结果只有37分。难道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吗?不是,但是新闻媒体所报道的那些事情,一定和给定材料所选取的具体案例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答题,就更不对了,广东公务员考试有一年考垃圾短信问题。有一位女硕士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垃圾短信问题的,因此她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答题,心想今年的运气真是好啊,一定能考一个最高分,因为她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最专业的。可是最后的成绩,居然只有46分!我们在设计考题的时候,要规避专业知识的影响,因为我们是面向不同专业的考生来考试的。如果今年考一个题目只有理工科的学生能回答,明年再考一个题目只有医学专业的考生能回答,后年再考一个题目只有学历史的才能回答,那我们的考试还有公平、公正、广泛性可言吗?所以根据专业知识来答题也是不对的。
还有少部分的考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感情喜好来答题。我们每一年的考题都是选取具体的时事政治问题,这些问题没能处理完好,要求考生来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有的考生,却在答卷上表达他对这些问题的愤慨,以显示他的爱憎感情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腐败官僚等问题的愤恨,就是不去正确地分析材料所给出的问题,也不能给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只是自顾自地在那里述说政府的失误。这种答案的方向肯定是错误的,我们是要通过考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分析和解决,来测查考生是否具有从政的能力。只会发泄自己的愤慨,批评他人的不是,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因此,务必记住并严格遵循申论考试答题的要求:根据材料来答题!对给定材料进行仔细准确地分析、概括、提炼、加工以得到答案。那么如何从材料中得到试题的答案呢?首先要阅读好材料,而阅读材料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推荐阅读:
2011年浙江公务员申论写作技巧指导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