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指导:阅读理解能力之基本要求
浙江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部分对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本文就“阅读理解能力之基本要求”给应试者一定的指导。
一、阅读前:明确要求,把握主旨
开始阅读前,考生一定不能急于看给定材料,必须首先要对给定材料的主题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为此,最简便的方法便是选看给定材料后面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理解来掌握给定材料的主题。比如考生在阅读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时,就可以先看给定材料后面的作答要求:
申论要求:
1、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简练的语言概括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供领导审批。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语言流畅。(30分)
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贴子,有的与D部长的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上对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贴子上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应在规定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贴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30分)。
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之间。(40分)
上述作答要求实际上给考生一个极为明显的暗示,特别是第3题突出强调了“突发性公共事件”,据此,考生可知给定材料的主题是“突发性公共事件”。
二、阅读第一遍:初步分类,理清脉络
考生在看清作答要求后,便可以马上开始阅读给定材料,对给定材料的第一遍阅读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材料内容,掌握材料的框架及主要信息。阅读时要采取以下方法:
1.适当快读。第一遍阅读时阅读速度应适当放快,因为过慢的阅读速度会使考生沉溺于某些材料的细节,影响了考生对材料的总体的把握,因而在第一遍阅读时要以高于平时阅读的速度来进行。
2.初步分类。考生在第一遍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将材料进行初步分类,分类的方法是直接在材料旁边标注材料的七个基本要素,即定义、问题、成绩、危害/后果、原因、措施/对策、作用、目的与意义,同时还可以在给定材料中划出重要字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给定材料一定会包含着这七个要素,有时可能只包含其中的五个、或者三个方面的要素。考生作出标注的目的在于对材料进行初步分类,便于考生掌握材料的总体框架,使考生在第二遍阅读时能够进行有目的的筛选性阅读,减轻第二遍阅读的负担,节省时间,也为后面的作答做好准备。
3.划出关键句/词。考生在第一遍阅读时还要边分类边划出关键词句。一般而言,关键词/句所在位置大概有三种可能性:
1)关键句/词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往往是以导语的形式把主要内容先介绍给读者,然后在给以详细的展开。在阅读中只要看到这样的句子,就是抓住了关键。
2)关键句/词出现在段落的结尾。往往是在段落中介绍基本情况,进行举例说明,或者说明某种现象,最后再归纳观点或主要意思,得出原因。
3)关键句/词出现在段落的中间位置。一些给定材料往往可能在介绍情况和说明背景后,进行归纳和说明原因,点出关键句,其后再进行散发性说明,或者进行佐证。
3、信息分类,合并同类项
至此,给定材料中已经有了三种标注:划出关键词句、分类批注、中心观点的提炼。然而由于这三种标注只是初步的,它们之间会有重复交叉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归纳概括,有必要对上述三种标注进行分类和合并。其一,分类即是将有区别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分成几类,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概括答题;其二,合并则是将同类项,或关联相同、相似的信息合并起来,归纳为一点。
例如;在关于“手机短信广告泛滥的原因”中,可以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如可将“手机短信广告成本低廉”和“手机短信广告利润可观”合并起来,归纳为一点“手机短信广告成本低、利润可观”,从而最终可将手机短信泛滥的原因分成以下四类:一是手机短信广告成本低、利润可观,二是手机短信广告限制少,快捷简便,三是监管不力,四是监管技术落后。
推荐阅读:申论指导:总结概括能力之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