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艳的红领巾引领少年儿童成长
鲜艳的红领巾引领少年儿童成长
六月的阳光里,少先队员胸前一抹飘动的红领巾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少先队,是每个孩子心中最神圣的向往,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一代代少年儿童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少先队丰富的活动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懂得了如何做个高尚和有道德的人。红领巾伴随着他们茁壮成长,引领他们成为建设新中国最美丽的花朵。
时代发展进入21世纪,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少先队组织如何保持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创新活动机制,让少先队旗和红领巾更好地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就此话题,浙江公务员考试网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少先队员和辅导员。
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智慧
李启民(全国少工委委员、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名誉副会长):改革开放以来,少先队在共青团带领下,牢牢把握基本任务和育人方向,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少年儿童的新变化,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雏鹰行动”、“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鲜明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教育、积极引导着一代代少先队员追求进步、奋发向上、茁壮成长。
但是,在实践工作中,我还是常常感到,有一些少先队的活动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少先队员当家做主的意识还不强。要尊重少先队员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尤其要注意发挥少先队员的个性智慧,让他们施展才能。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更加熟悉新时期儿童的特点,真正做少先队员的知心朋友,而不是领导者和指挥者。
才仁旦周(青海玉树县红旗小学三年级学生、抗震救灾小翻译):去年我加入少先队的时候就想着,以后要好好学习,多多帮助别人,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学校组织我们少先队员捡垃圾,让我们懂得了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这次地震的时候,看到那么多解放军叔叔、志愿者阿姨来帮助我们,我马上想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也应该做点什么来帮助别人。于是,我报名去当志愿者。他们问我会干什么,我说我会捡垃圾、当翻译,还可以陪人聊天。当我陪一位受伤的老爷爷聊天的时候,我觉得我分担了他的痛苦。一个痛苦变成了半个痛苦,一个快乐变成了两个快乐。所以,我觉得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情。
用好载体激发孩子积极性
张先翱(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教授):当前全队正在以培育“四好少年”为目标开展工作。培育“四好少年”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有载体和依托。而寻觅载体,需要创新意识,内容和方法要与当代儿童特点相适应,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向科技先锋、道德模范学习是培育“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的核心载体;开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探究性主题教育活动,是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朴素感情的好抓手;“红领巾爱心港”的创建,让每个队员在学校、家庭和社区里都有力所能及的道德岗位,使“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的教育阵地化、制度化、经常化;少年军校、夏令营、军事游戏、负重行军、“饥渴行动”、与农村山区手拉手朋友同生活等特色活动,锤炼少先队员坚强意力,培养吃苦耐劳,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胆魄。
在各中小队的实际活动中,要根据自身特点,把主题定得小一点,构思再巧一点,方法更新一点,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学习和成长,从而达到培养和教育的目的。
许中政(四川省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五年级学生、“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学校每天早上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都会唱一遍国歌。正是因为对国歌最熟悉,所以地震被埋在废墟里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唱国歌。我带着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国歌,歌声不仅鼓舞了大家,而且引来了救援队伍,最后我们才被解放军叔叔全部救了出来。
地震后,学校组织了“手拉手”活动,全国各地的小朋友给我们写了好多信。我记得有一位同学在信里说要用积攒的压岁钱给我们买过年的新衣服穿,这让我很感动。这些活动,让我们学会了知恩图报、广交朋友。我想,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快乐地生活,这样才能报答所有人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才能无愧于少先队员的称号。
少先队工作应与时俱进
柯英(辅导员杂志总编辑、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秘书长):我们应当看到,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少年儿童生长在和平年代,而且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时代发展多元化的影响很大。许多少年儿童的意识里,多了对虚幻的动漫、电子游戏、金钱、影视和体育明星等的追捧,少了对党和革命历史的了解和关注,对革命英烈更是淡忘了。这些新特点都提示我们,在新时期,少先队要与时俱进,发挥组织优势,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和认知意识的规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人格、素养,特别是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要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时尚性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先队员,使他们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田娟(陕西省西北工大附小辅导员):与时俱进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特点。我们在组织少先队活动时也注意做到不仅形式还有内容都要多样,让学生愿意参加,从内心深处接受。如学雷锋活动,注重学的是精神而不局限于只做好事,因此,我们努力引导学生把这种精神应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改变了雷锋5号来6号走的状况。
辅导员要有创新精神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面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儿童也呈现多元变化。如何创造受孩子欢迎的活动形式?如何建成儿童互动团体,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面对诸多新挑战,广大辅导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拓展新思路。比如,在浙江和江苏,有的辅导员结合儿童成长和社会变迁特点,发动少先队员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在辅导员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濒于失传的蝴蝶舞被传承下来。队员们在搜集舞谱、学跳、编校本教材过程中,受到了很好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有的辅导员还鼓励队员通过访问新四军的老人,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进行总结整理,绘成连环画书。这些活动,不仅让少先队员们深受教育,就连当地政府和文明办的工作人员也颇为感动,夸奖活动开展得有意义。这种结合儿童实际,创新少先队活动形式的做法,值得各地的辅导员们学习、借鉴。
杜玉波(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总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想让孩子有创新意识,辅导员自身就一定要具备创新精神,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被时代“out”(网络语即落伍)了。我了解到我们有些辅导员被孩子称为“out”,就是说辅导员工作没有创新。
少先队工作是党有号召,队有行动,而我们辅导员就是要创新形式,让孩子们感兴趣,设计更贴近队员生活的活动。如我们设计的“向党说说心里话”,虽然题目不够新,但从内容上历数了建党近90年、新中国60年衣食住行的变化。有的孩子对比爷爷、爸爸的工资变化,有的对比祖孙三代的年夜饭、住房变化等,让孩子们真实体验到幸福生活是党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