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建立“社会信任度”监测机制
前不久,一位网民在三门“琴江论坛”上发帖称,在该县社保中心办理业务时,窗口人员“爱理不理,问了好几声都没有回应”,其工作态度让人不快。
帖子发布的第二天,该县社保局就对此事进行调查,并进行了服务质量的改进,新设立起导服台、休息座椅……一个小小的“牢骚帖”,在三门为何如此“管用”呢?
“服务窗口出现‘不满意’事件,主管局都将被扣去相应分数。”三门县机关工委书记谢惠祥说,去年11月三门县推出了“社会信任度测评”机制,把干部作风好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使群众不仅“有话能说”,而且“说了有用”。
据介绍,在社会信任度测评中,该县突出了民本监督,扩大民众参与面,每次测评时至少要有2000名测评代表参加;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的10个层面,重点突出了村干部、企业代表、种养殖户和普通市民4个阶层,占比为53%;在测评分值计算上,将普通民众测评比例设定为80%,县四套班子领导测评设定为20%。
除了正式测评,在平常群众向12345政府热线、政府网网上投诉平台等渠道的一个投诉、举报电话,被测评对象都有可能被扣分。
今年8月初,在《新三门》报、三门新闻网等媒体上,公布了一张三门县社会信任度“排行榜”,92个单位的测评结果从高至低一目了然。这是三门县2009年半年度县级机关单位社会信任度测评的结果。
“测评结果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奖惩依据,根据结果我们将对有关单位给予全县通报、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资格、扣发奖金、责令其引咎辞职等处理。”三门县委副书记、测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祥云说,强调结果的运用,这是对民意最强有力的回应。
今年5月份,在对20个部门开展测评后,根据综合得分排名,该县对排名靠后的县烟草局、县供电局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
“社会信任度测评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充分尊重普通民众的监督力量,使普通民众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县政协委员倪忠敖坦言。
“对有些单位的一些不正之风,在测评表里写出来,或通过有关渠道举报投诉,都会有回应,我们对政府更有信心了。” 测评代表新场村支部书记俞政说。
“民意的广泛性与决定性,是社会信任度测评的最大特点。通过建立社会信任度测评,健全了民本监督机制,这是一个体现‘执政为民’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县委书记李浩如此评价说。